张复明:提升历史文化名镇的活态保护

发布时间: 2018-05-29 08:4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编者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是培育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名城名镇保护工作迈出重要步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理念和实践都有重大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全社会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保护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存在重物质遗产、轻非物质遗产,重经济价值、轻精神价值等倾向,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拆旧建新、拆小建大、过度开发等问题仍比较普遍。5月25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专门就此进行协商座谈。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发言中建议,培育发展新的主导功能,为名镇保护提供可持续依托。中国网365bet网络娱乐(议库APP平台)特摘编发言如下。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中,历史文化名镇处于“乡之头、城之尾”,承担特定的区域功能,文化遗存比较集中,历史文化景观和风貌突出,如何顺应现代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发展趋势,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值得研究和重视。为此,建议:

一、培育发展新的主导功能,为名镇保护提供可持续依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战略规划、政策引导等方式,大力支持名镇开展会议、会展、论坛、文化展演活动,设立教育培训、文化交流机构和非遗传习基地等,壮大名镇文化、会展、教育、科技等新职能和新业态。

二、做好名镇特质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对名镇具有“代言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其文化特质与历史价值,通过给予公共财政投入支持,建设博物馆、传习所等,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集中展陈。

三、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为功能复兴提供坚实支撑。在城乡融合发展大背景下,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政务服务等资源要向名镇延伸,道路交通、水电气等市政设施要向名镇覆盖,为名镇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突出居民主体地位,激发发展与保护的积极性。原住民是文化传承和名镇保护的主体,一定要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名镇的开发、保护、经营活动中来。要把名镇交还给原住民,让原住民有权利、有条件享受现代生活,实现原住民与城镇融合共生,让文化传承具有真实性和持续性。